中國

5000年來, 中國人一直認為, 只要中央政權強, 國家就安全, 中央弱, 國家就亂. 這是根深蒂固的想法. 西方一些人希望看到中國實現民主, 是不可能的, 西方人以為要民主才能成功, 這是對世界先入為主的看法, 中國會走自己的路.

很多地方的抗議可以小打小鬧, 不允許發展成全國運動, 這些村民心裡仍支持共產黨, 只是反對貪腐的地方官, 現在普通人民生活正在改善, 生活水準每天提高, 國家地位正在加強, 為何需要革命? 被剝奪農民的人沒被組織起來, 他們渴望加入城市的中產階層, 而中產想進入社會上層, 進入上層後穩固, 並在國家治理方面有發言權.

中國願望成為世界最強, 但不可能一人一票制, 會有參與式的政府發展, 從選擇好的裡面投票 (所謂的黨內民主)

網際網路讓控制變難, 但中央仍花很多努力控制. 

腐敗, 是因為部長級政府官員薪水跟社會上迅速致富的人相比很微薄, 因此要腐敗. 今天的中國, 沒人際關係啥都做不了, 人們按照對方地位的高低贈送不同的禮物, 以發展關係. 在中國, 人大於制度.

中國的社會流動性是存在的 (要有社會流動才有希望), 每一代產生一批尖端人物, 這些人地位上升, 相互通婚, 成為上層社會, 他們的孩子由於基因和教育機會的因素, 也處於上層社會. 底層的人會說:好啊那我們重新洗牌吧, 這就是共產黨革命的緣起, 推翻了國民黨 (這就是高度分化)

台灣執行一人一票制, 因為地方很小, 且需要靠美國 (知道美國不允許獨裁)

中國的官員越來越多接觸西方教育, 並說流利英文, 他們已不再是共產黨, 而是實用主義者, 決心要塑造一個富裕發達/有先進技術的國家

毛是偉大的革命者, 但透過文化大革命幾乎毀了國家.

鄧小平扭轉了國家發展方向, 1978年訪問曼谷, 吉隆坡, 新加坡, 本以為會看到三個貧窮國的首都, 沒想到都超過中國任一城市, 發現新加坡沒資源, 但引進外國資本/管理/技術, 能夠給人民好生活, 決定要向世界開放經濟, 開發經濟特區等

要懂得韜光養晦, 在崛起的過程會引起關注, 要悄悄的成為強國, 悄悄的擴大影響, 在逐步強大時保持低姿態, 保持謙遜, 只要繼續堅持發展方向, 避免惹怒大國, 與所有的人交朋友, 只會變得越來越強. 要避免重蹈日本和德國的老路, 當時他們興起, 開始爭奪, 引起兩場戰爭, 最終導致國家的崛起終止. 

這並不表示中國每次都要讓步, 隨著力量的變化, 有更多表達喜惡的自由. 但凡事關係到中國的核心利益, 必須堅持自己的主張 (like HK+TW). 這些年來, 中國人開始積極維護自己的權利, 並將繼續. 美國也會留在太平洋, 若在這失去優勢, 也會在其他地區失去優勢. 

中美關係將成為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911事件後, 美國focus中東, 中國能悄悄加強亞太地區, 簽署貿易協定. 中美間最大的問題會是台灣, 台灣一旦宣布獨立, 中國就會以武力收復, 如果失去台灣, 領導人無法繼續掌權, 會一直打, 打到勝利為止, 美國會願意付出這麼大代價而符合美國利益嗎?

台灣統一是時間的問題, 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 更多的抵抗, 只會使台灣人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 台灣的前途不是由台灣人民的意願確定的, 而是由台灣與中國力量對比的現實, 以及美國是否打算進行干預來確定的, 

老一代中國人相信和平崛起, 因為經歷抗日, 內戰, 文化大革命, 四人幫等, 明白要使中國不斷上升, 需要國內穩定/對外和平, 但年輕人在一個復興的中國所享有的巨大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民族主義不斷上升, 在向國外示威時, 會轉向暴力, 破壞地區的穩定

中國未來成長性, 整個經濟戰略需要調整:1. 廉價勞力 vs. 通過大學等技術學院, 教育人民增加生產力/掌握不同技術等 2. 效率低落的國有企業 vs. 官員股份的獎勵制度 3. 轉內需(要改變中下層思維方式), 但窮久了習慣存錢 vs. 美國相信明天會更好, 甚至借錢消費. 

 

美國

在亞洲邊緣的太平洋, 美國的影響力有距離上的劣勢, 隨著美國與中國對太平洋支配角力, 亞洲其他國家必須做出調整, 新加坡的戰略是, 確保搭上中國的經濟成長列車, 也不切斷與美國的聯繫, 不會選邊站. 

美國的成功:1. 移民, 這些移民富創新精神, 而且敢於冒險, 因為可以實現美國夢, 反過來協助美國創造新技術, 新產品, 新經商方法. 大國之間已不會再進行軍事較量, 因為只會摧毀彼此, 但經濟和技術上的競爭還是有, 而人才是關鍵. 美國可以留住人才, vs. 英國 (那裡不歡迎你, 而且經濟沒活力, 就業較少). 2. 英語 vs. 國語很難學, 是留住/吸引人才時的劣勢 3. 總是努力創造新事物, 或改善事情的方法, 但避免不了貧富差距及底層階級的行成 vs. 歐洲二戰後那樣的福利社會, 活力自然減弱. 4. 頌揚勇於闖天下的文化 vs. 英國, 跨越了兩個多世紀的帝國, 造就崇敬就富豪和地主階級的社會, 暴發戶受到鄙視, 年輕人選擇當律師/醫師/專業人員才受景仰, 相反的, 美國是一個新墾社會, 沒有階級障礙. 

 

歐洲

歐元的問題是, 如果財政尚未整合, 就不可能實行貨幣一體化, 尤其是當一個地區同時有德國與希臘這種消費和節儉習慣如此不同的國家, 但財政政策整合, 將喪失主權. 

歐洲另一個問題, 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福利社會和僵化的勞動力市場法律, 歐洲人如果想避免持續懶散, 就必需簡化福利制度, 放寬公司僱用和解僱員工的法規. 配新眼鏡不用錢, 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 歐洲政府跟人民只想要寧靜安閑的生活, 且很多在戰爭中付出的是無產階級者, 社會對底層有強烈的虧欠心理, 當政治人物提出要社會福利照顧失業者/病患/老人時, 馬上通過. 剛開始很work, 但世局改變了, 歐洲的低技術工人不僅與自己人競爭, 還要與日本, 中國, 印度工人競爭, 出口因對手的價格更低廉而受影響, 企業將生產重心移到亞洲, 歐洲人的工資也自然下降. 

不幸的是, 法律和政策很難改, 應得的利益一旦給出去, 就幾乎無法收回, 不然就用選票懲罰. 福利社會削弱人們努力奮鬥的動力. 

嚴格勞動力市場規定也是問題, 包括管制公司裁員, 最低年假等, 因裁員而受罰的企業, 儘管經濟成長苗頭再現, 也謹慎僱用員工. 

相較美國, 底層階級比較少, 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差距也較小. 

北歐國家(瑞典, 挪威, 丹麥) 表現明顯優於歐洲鄰國, 除了人口規模小, 人口的組成都相對單一, 比歐洲其他地方更具內部凝聚力, 人民有更加強烈的一體性和團結意識. 歐洲國家則因生育率下降和勞動力需求, 需要移民 from 中東, 非洲, 和東歐, 雖緩解經濟和人口壓力, 但也產生不少問題, 歐洲本身不像美國那樣歡迎移民(美國基本上是個移民社會), 歐洲作為一個以基督教為主, 外來移民卻都是回教徒, 分歧自然出現. 

儘管歐洲國際發言權減弱, 歐洲國家所擁有的高水準教育和技能, 仍足以讓歐洲人過上好生活, 法國每個城市大亨都有一個葡萄園, 葡萄園獲政策補貼, 食物好, 環境好, 飯後還可午睡, 是一種非常享受的生活. 

 

日本

最嚴重是人口問題, 人口迅速老化, 生育率也低, 年輕人或許無法承擔供養老人的負擔而選擇離開, 老人消費力也低

在文化上, 日本女性多來年接受在家庭的角色, 生兒育女, 侍奉長輩, 管理家務事, 然而, 當他們有機會到國外旅遊, 與世界各地的人接觸, 體驗到工作所帶來的自由和經濟獨立的好處後, 態度有了徹底的轉變, 有許多因此選擇單身, 另有一些選擇不再生育, 日本公司也將離職生產的女雇員調降為臨時員工, 對有抱負的女性來說, 生兒育女的代價太大. 日本的男性和女性都得改變態度, 才能提高生育率.

而日本對接納外國移民極為抗拒, 日本隊保持種族純潔性很根深蒂固, 出國過的, 回日本也難以適應, 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多用非語言的溝通方式, 迫使他人必須靠觀察身體語言和喉音來揣摩他們的本意, 

 

印度

中國跟印度不能比, 中國有九成是漢族人, 全國都能講通一種語言, 有印度所缺乏的凝聚力. 

印度境內使用的民族語言超過400種, 印度分裂, 也體現在政治的政治體系上

種姓制度使印度的情況更為複雜, 是阻礙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或許因為缺乏機遇, or 國家潛能受官僚主義所限而感到苦悶, 有才幹的印度人都出國 (中國人則是回國創業).

李一開始為印度加油, 因為他是民主國家, 而中國是專制統治, 隨著年齡增長, 領悟兩件事:1. 民主制度非靈丹妙藥, 無法為所有人解決問題, 中國若是民主國家, 無法達到今天成就 2. 社會內有一些根本的勢力是難以改變的, 歷史越悠久的越是如此. 

 

新加坡

兩黨制最大的問題是, 一旦落實, 最優秀的人才不會選擇從政, 競選活動會變得非常不文明, 如果你才幹超群/事業有成, 參選不但賭上自己利益, 還會牽累家人. 英, 美即使只有平庸政府, 國家一樣可以繼續發展, 但新加玻不行, 因為沒任何資源, 太小, 剛建國不久, 也處在多變的地區. 

 

李光耀

"再花1-2個小時與我的華文老師在一起"

“我經常約人見面交流” 你必須見人, 因為要擴大自己的視野, 就必須與人多接觸. 除了國內的朋友, 也經常和馬來西亞, 印尼, 及不時與來自中國和歐美的朋友見面. 

"言出必行, 不管成功或失敗, 說到的事就必須盡力而為. 信守承諾做到自己該做的事, 這也是我得以成功的原因, 一旦建立起信任, 一切就水到渠成"

"從政者和政治家有差別, 從政者不過想打響自己名號, 因為掌握權力而有榮耀感. 政治家有使命感, 爭取權利成就某些事, 也有能力選定優秀接班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