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追求大不列顛

英國工業革命改變世界, 將世界一分為二:前段的領先者, 與後段程度不同的烏合之眾. 英國在物質和社會上的進步, 過去歐洲列強spain, 荷蘭, 人口與面積更大的法國都不如, 其中法國最無法忍受(長久以來打仗), 法國人討厭英國人的貪婪與物質主義.

18世紀初, 英國成為眾人模仿的對象, 派使節+間諜+商人, 工業家等 能學就學, 不能學就偷, 雖然法國革命一度造成政治斷亂而中斷, 但等1815年拿破崙滑鐵盧後, 歐陸人繼續急起直追. 但發展沒有一定的順序,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地理與資源的優劣勢, 每個追隨者都必須發展出一條獨特的道路走向現代化. 

相較之下, 接受程度英國經驗程度最高的是西歐:法國, 低地國家(荷蘭, 比利時), 西班牙東北(barcelona), 新教徒很多的瑞士, 萊茵河等. 跨過易北河的東德, 奧國, 波蘭, 俄羅斯, 土耳其等, 接受程度就明顯低, 這跟不同社會及文化的生活節奏有關, 舊的農業結構和權力依然存在.

這些地方存在一定的封建制度, 並沒有因為法國大革命被消滅的特質, 為簡化分析, 提出3個重點:

1. 農民的地位:在中世紀, 大部分農民都被壓抑成農奴, 不能自由移動要親身服役, 並繳租金+領主稅, 但到中世紀後朝, 農民逐漸解放, 一部分是因為經濟貨幣化+其他貨品起來(地主想要租金去買東西>勞力服務支付租稅), 加上都市興起, 農民逃往城市.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 解放思潮達到高峰, 所觸及的邦國接觸自由就不願意回去了, 波蘭跟俄羅斯則因為土地太大, 有商業農耕優勢, 農奴制度一直很深, 這樣的系統必須沒有出口(城市少, 且距離遠, 無法跑), 強迫運入勞力, 這是為何俄羅斯早期工業都是超大規模生產的原因(因為都是被強迫的, 生產力很低). 終於在1861-1866年才有俄羅斯農奴解放運動

2. 製造業組織:中世紀歐洲另外一項成就, 就是有工會, 早期為了人際關係等理由組織而成(由師傅+工人), 逐漸成為壟斷, 禁止鄉村製造, 但義大利在17世紀開始逐漸有, 法國則因法國大革命主張自由競爭, 開放政策, 德國則因各邦國競爭而歡迎私商等

3. 疆界與障礙:中世紀留下的第三個重要制度就是複雜的道路關卡(包括河流與港口, 道路入口, 都市城門口), 這可回溯到早期, 每當國家統治力衰落, 地方失去安全感時, 土豪劣紳便會設立人為障礙對往來旅人課徵稅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 並受到別人尊重, 這些路障的目的不為改進, 只為賺錢, 很多人為了省錢改走其他道路, 造成經濟浪費. 17世紀初期, 歐洲君主制度走向極權, 想減少這種道路的干擾, 因為這對皇室政權是挑戰. 英國人則沒問題, 早在15世紀就減少這種路障, 法國則是越設越多, 直到法國大革命才一掃而光

北歐在18世紀還很窮, 但在學術跟政治上極為富裕, 很晚才加入工業化, 但一加入就很快, 主因文化上已準備好, 科學及學術上不輸西歐, 識字率高, 高等教育辦得出色, 政治也安定有序, 很多人想到北歐會想到維京人, 但到19世紀, 北方相較南方人卻和平很多, 財產受保障且農民是自由的, 大部分人辛勤工作, 偶爾才飲酒作樂, 在機械工藝+挪威的鈷礦提煉技術都很出色, 尤其是鐘錶業已不輸倫敦跟日內瓦. 早期就能出口糧食至比較先進的國家, 並將所得投資於各種生產之上, 隨工業化發展, 出口的加工成分更大(從生魚到魚罐頭等)

地中海一代, 尤其義大利, 西, 葡, 受到僵化的宗教和不穩定的政治, 工業進程比較晚, 西班牙名義上是個國家, 但卻分為好幾個自治區(like加獨), 中央政權弱, 引來外權一直入侵, 義大利也一直是一個分裂的國家直到1860年還受奧地利+波旁王朝控制, 且雨量不豐富, 讓農產不如北方國家豐富, 尤其西班牙, 且識字率低(1900年英國文盲3%, italy 48%, spain 56%, 葡萄78%, 主要受宗教所害).

少部分地區如加泰隆尼亞則在18世紀引進機器紡織而走入工業化, 19世紀也發現擴產等.

義大利發展的則比較快, 南方地區最大的出口是人, 他們前往美國和戰後的阿根廷. 南方較落後, 反映的是義大利人的趨向:無知, 偏見, 缺乏社區感, 組織犯罪.

東歐就像另一個世界, 俄羅斯的農奴制度一直存在, 俄羅斯早期(16世紀)曾試著學西方, 但最後只學到槍砲技術, 沙皇有初步推動一些工業化, 但歐洲國家可以出口歐洲, 俄羅斯只能銷售本國市場, 極少出口, 也缺少競爭(至今仍是)

更窮的是巴爾幹地區(希臘, 保加利亞, 克羅埃西亞, 羅馬尼亞, 賽爾維亞), 早期被社會化更低的奧圖曼統治受了不少苦, 後來又染上民族主義病毒, 先是反土耳其, 後又互相反對, 且各個民族將認同感建築在不可妥協的宗教上, 因此很容易淪入仇恨, 對商業發展不是好事. 至今仍很貧窮, 只能怪罪西歐富有國家對他們的無情剝削.

其實金錢或資源不是問題, 外來者剝削不是問題, 真正推動發展的還是內在的特質:文化, 價值觀, 和主動能力.

 

第十七章 以錢賺錢(投資, 用錢滾錢最快!)

隨著時間的改變, 工業型態的機器要求越來越大=資金要求更大, 英國企業內部資金不夠就找合作夥伴, 雖後發生bubble的南海投機而使英國禁止股票可自由轉讓的合股公司, 但隨19世紀到來, 工廠變得更昂貴, 發展出設立合資的責任有限公司(一開始就設定章程). 這就是英國, 從1815年時已經領先其他追趕而來的其他國家有兩個世代的差距(歐陸1789-1815年都在打仗, 摧毀貿易與企業).

這時為了追趕, 這些國家需要比英國更多的資本, 更新的工廠, 還要鐵路/運河/道路/橋樑, 需要錢!這時歐洲產生了私人銀行的網路, 有足夠的財富去資助工業的中長期投資, 他們給予貸款, 支持交易, 並已可貼現商業本票沖銷(家族聯姻再提供資金及生意關係這時也很重要), 但私人銀行會受景氣影響縮銀根, 這時發展出合股投資銀行(專門推動工業發展的), 這些對興建鐵路時發揮很大的作用, 這時正值拿破崙三是想做事, 想制衡就有私有大型銀行, 因此扶植這種投資/開發銀行. 德國的發展銀行自成一格, 扮起監督工廠/提供諮詢服務跟一般傳統的金融服務於一體, 當時1830年代正是德國經濟起飛年代, 所以也很成功.

越往東走, 政府的干預就越多, 在英國, 政府幾乎完全不介入企業, 但德國/美國則各地區/各州規定不一樣, 有些為了鼓勵公有設施會貼錢補助, 在俄國, 國家+銀行都協助企業, 但英國其實也有隱性的幫忙(養強大海軍幫忙貿易), 雖然很多經濟學者認為干預市場會對市場造成傷害, 但事實是很多主張自由貿易的國家, 例如英國(19世紀以前大量使用關稅+航運原則保護本國企業),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 都在發展階段中努力施行保護政策.

俄羅斯則是國家主導經濟, 從16世紀開始就想要全盤西化, 雖沙皇大力推動, 但太花錢, 只能努力壓榨農奴, 沒有成為全民運動, 是俄國發展的最大障礙, 但俄國也像德國一樣投資在資本密集的重工業, 從1860到1914年, 俄國從全球第一大工業國進步成第五大, 這成就其實不差, 只是被1917年革命成功的共產黨篡改歷(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輸太慘才導致社會主義的蘇聯推翻共產沙皇)

但其實金錢不是阻礙發展的要素(對落後國家而言), 更大的阻礙來自社會, 文化和科技的準備, 如果社會缺乏知識, 缺乏技術, 便無法推動商業發展, 總之就是使用金錢的底蘊也要足夠.

 

第十八章 知識即財富

現代化發展過程中, 首先必須形成組織和文化, 接著必須有錢, 但真正從一開始便需要且到後面越滾越大的, 卻是知識.

很多歐洲國家派遣訓練有素的觀察員到英國, 其實英國也有派到法國等, 反正就是互相派來派去, 互相hire他國技工到自己國家來, 學知識, 雖然英國禁止出口, 但人是會想互相移動的(賺更多錢+禮遇), 而那時政府監控技術還很粗糙, 抵擋不了

靠人員和資本造成的知識散播與普及固然重要, 但最重要的卻是科學與技術學校的成立, 緊跟在英國後面的發展國家紛紛吸收中學或更高程度的學生作為高級技師和監督人員的對象, 以圖建立學術上的自治.

法國這方面做最成功, 1774年成立工程與武器製造的技術學院, 吸引最用功/最優秀的學生加入, 這些人畢業後都進了公營和私營企業, 帶領法國建造,管理鐵路, 學習, 並取得他國的技術. 且後來成立不那麼學術化而更實際的製造科學中心.

法國的各項努力, 對於更東的追隨國家而言, 是一盞明燈, 德國, 布拉格, 維也納, 蘇黎世, 甚至莫斯科都興起一股創設技術學院的熱潮, 且圍繞著技術學院建起一群學校.

用教育來推廣科學和技術, 有很大影響力, 從理論搬到實際運用中. 只要科技持續累積進步, 和已知的技術重新組合做成新的發明, 邊做邊學確實ok, 但從18世紀起, 科技不斷推向新的未知疆域, 光憑過去的經驗不足以應付未來, 這些新的發展中, 影響最大的就是化學和電機學. 兩者都是從科學知識中衍伸出來, 更重要的是有機化學, 成為無數發明的開始, 包括染料, 醫藥, 攝影業, 到世紀結束前的塑膠, 更是改變世界. 另外電也是, 從19世紀經過volte, 安培等電神發現, 出現電池, 到後來穩定的配送電力系統.

學習和使用化學和電機都需要透過正式的教學系統, 因為都需要透過圖表, 道具, 實驗來解釋, 只有學校教室能做到, 歐陸辛苦建立的學校終於有了回報, 各國家從原本追趕英國, 到科技領先國. 而英國則陷入慣性的思考與行事方法中, 逐漸落後, 更由因高度自治, 只得電氣化難以推動, 瓦斯系統反對電氣, 有的則用不同規格, 一直到今天, 英國購買電器都很麻煩.

科學與技術的結合, 帶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最重要是帶來正式傳播知識的角色, 這也使原本厲害的英國變得黯然無光, 原本的優勢不在. 未來將屬於有個性, 肯動手, 有腦筋的人.

 

第十九章 開疆闢土(美國)

1700年代, 墨西哥人平均生產值約當今天的450美元, 100年後仍為450元, 美國提升至807美元, 到1989年, 美國達1萬8, 墨西哥卻只有3500元.

在這世界, 人口集中因地而異, 中國, 印度, 西北歐人多, 中亞, 澳洲, 美洲則都沒人, 之所以會這樣, 跟氣候/土地肥沃/有否耕作技巧有關, 但真正最大處女地是美洲, 澳洲, 南非. 但在歐洲人到達時這些地方已經有不同程度的人口, 通常人口密集會嚇阻外來者(like 亞洲), 但歐洲人識破美洲原住民在科技和政治上的弱點, 加上帶過去的細菌, 將土著一掃而光, 尤其美國及加拿大原本人就少, 加上歐洲精良武器, 更快拿下.

新疆界光有土地沒用, 還需要勞動力, 為吸引人, 給比較高的工資, 免費或廉價土地, 更好身份及政治權利等. 一旦生產的元素具備, 原本生產初級農產品, 當供給超過本地需求, 就會貿易, 在貿易的物資中, 尋找經濟價值最高的, 較高的收入為製造業創造市場, 多餘的資本發展工業, 創造較平衡的經濟, 這個 “大宗交易市場理論”可解釋加拿大, 瑞典, 美國, 澳洲,阿根廷,日本, 英國等. 但這理論沒有啟發, 到底是要投資or消費, 投資在什麼經濟活動是正確? 繼續投資於生產物資將競爭優勢極大化是對的?

北美(舊英國)與南美(舊西班牙)的比較是很好的研究, 剛起步時南美人口比較多, 收入也豐富, 但時至今日已天差地遠, 首先美國的資源是真的得天獨厚, 有肥沃土地, 氣候溫和, 且有豐富礦產, 適合發展冶金業, 動力資源豐富(大量木材/煤炭/東岸水力), 豐富石油(用於19世紀中的電燈和引擎燃料), 銅礦(用於電力/馬達等), 美國在交通運輸上也很爽, 有大河流/大平原, 可建造鐵路, 運河等連接中西部. 從這角度看, 其他鄰近國家的確都沒生產鐵和煤, 交通組合也太壞無法建造鐵路. 巴西太熱進不去亞馬遜河域. 

很多經濟學家覺得美國抽到樂透, 不過近來有學者將自然環境和文化與組織相結合. 當一個社會只有少數大地主和貧困/沒有自由的勞動力時, 勞動力介乎懶惰跟抵抗暴政之間, 不想改進生活, 在位者高傲冷漠, 宗教則提供精神慰藉, 讓他們相信死後可以進入更好的世界. 但美國和加拿大就不是這樣了, 因為大量小土地平均分配+氣候只能適合種小麥(僅能糊口), 需要大量勞動力=>薪資高=>促進人口增加, 隨著新大陸發展角度加快, 薪資更快速成長, adam smith: "薪資水準高的國家, 往往並非最有錢的國家, 而是最繁榮或財富累積最快的國家, 舉例北美薪資>英國".

美國的小地主和高所得工人, 成為民主與企業發展的溫床, 平等培育了人們的自尊, 野心, 並讓他們準備進入市場, 參與競爭. 個人主義與愛鬥好勇的性格在美國人間興起. 在此同時小地主養成在技術上自主, 機器自己修理, 每個銅膚都有一套自己的小發明, 小省力工具, 創意讓他們有更舒適的生活與收入=>帶來身份與地位, 尊敬. 在此同時, 高薪資則鼓勵地主以機械取代人力. 因此當工業革命來到美國時, 受到熱烈的歡迎. 

美東在1640已開始發展鐵工業, 到革命時期(1770年), 北美殖民地已有200個煉鐵廠, 年產3萬噸, 僅小於英法, 俄羅斯. 殖民地有一樣工業, 後來讓英國付出極高代價, 就是槍枝製造, 先做步槍, then來福槍, 北美人從小學打獵, 對瞄準特別有一套. 在部分殖民區, 政府要求人民隨時配戴槍枝, 即使是上教會. 且製造集中於北區(有足夠的熟練工人+工具), 在南北戰爭時, 製造比率為1 : 32

當殖民地人民開始進口歐洲的技術, 引進熟練工人來美洲, 美國人易於接受新事物的性格, 發揮了很大功用, 不但願意模仿, 更重視一直思考改進之道. 像紡織機或引擎, 美國人都發明生產力更高的產品, 從1820年開始, 美國製造業已凌駕英國, 這是很恐怖的成就, 結合了許多愛國工業和有志之士, 知識, 技術, 以及聰明的勞動力.

但比起科學發明的改革, 最重要的還是美國獨特的生產方式, 因為沒有階級+ 勞動力缺乏, 很能接受標準化工業產品, 像1830年美國建造房屋已經都是在工廠出產好的/有標準尺寸的門窗/玻璃等, 雖會較浪費材料, 但他們不在乎, 因為他們資源多, 只是沒有時間+勞動力而已. 房屋只是起點, 美國人設法將所有組合性的物戒都分解成類似的零件. 雖將技術層次規制化會減少技術工人的依賴, 但美國人認為已經過時的事物, 就必須接受落伍的事實.

不論農業或工業, 機械大量的被運用, 且天天都有新發明, 尤其是18-19世紀, 到1870年, 美國的經濟規模已是全球最大, 但好日子才正開始, 美國的製造系統讓普通人也可享有就社會裡貴族才能有的手錶/ 電話/ 汽車等, 歐洲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 才對永久性消費財有慾望, 在那之前, 很少歐洲人覺得每個人會需要一部汽車或電話. 美國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生產力, 就是因為有消費與生產兩方面的高度配合. 

 

第二十章 南美之路

 

第二十一章 中國:停滯與退縮

16世紀的歐洲人越過印度洋發現一個疏離而深俱優越感的中國, 當時是世界上最高的政治實體, 地域最廣, 人口最多, 文化成就最高, 道德,精神,知識都高人一等, 中國人自認為是宇宙的中央, 四周的蠻夷須向它借光, 對它朝貢. 中國皇帝自命為天子, 所有碰過的東西都是神聖的(手諭/昭書等), 能為他治理國事的, 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試, 官吏在社會和文化上自成一格, 對上有驚人的卑微和服從, 對下則傲慢. 

這種文化的耀武揚威主義, 加上小吏從上到下的暴政心態, 使中國難以進步, 怯於學習. 改進是對行之有年的正統的挑戰, 包括外國來的事物和想法. 

時鐘是16世紀葡萄牙的旅人與傳教士的敲門磚, 因為帶有娛樂性質, 他們想要中國改信天主教, 但中國人總認為西方人要來摧毀中國崇高的道德, 侮辱中國的自尊. 因為這種想法, 中國對西方科技表現出來的都是輕蔑與譴責, 眾多皇帝中, 最開放的莫過於清朝的康熙皇帝, 他熱心學習西洋知識, 但即便是他都認為西方的數學方法都可以在一經上找到根源, 根源都在中國. 中國人將西洋時鐘當成玩具, 而沒讓時鐘帶來更深沈的改革力量. 西洋兵器也是, 明明在17世紀明朝內憂外患時是不錯的武器, 且中國人在13世紀就知道打炮, 但就停滯了, 原因是中國的敵人都沒有這種武器, 但歐洲國家則從不會因為敵人力量薄弱, 便降低武裝. 

少數有心西化的人, 提出後必定會遭到抵抗, 做錯了會被責怪, 做對了反而是上面的人得到讚揚, 在這樣的體制下, 沒人想做改變. 而儒教對科學研究向來抱持蔑視的態度, 認為科學只能看到事情的表象, 而看不到事情的本質. 而且中國也沒有學習的機制, 沒有研究院/ 學術交換場所, 即使剛開始走對方向, 也無法透過實驗證明.

於是幾年, 幾十年, 幾百年過去, 歐洲人從一開始的要求, 乞請, 到後來失去耐心. 1839年, 英國人終於用炮艦打開了諸國的大門, 其他西方國家也隨後跟進, 連日本在經歷明治維新(1868年後)也加入. 康熙皇帝(1662-1722年)後, 社會再度動亂, 中國再度走向封閉, 外國成為仇視與恐懼的對象(也引發後來太平天國之亂), 社會的憤怒阻礙的經濟的現代化, 機械化在勞動力過剩/婦女不願外出工作的情況下, 難以推動. 

 

第二十二章 幕府將軍

一旦到了中國後, 歐洲人自然要再往前議一程, 傳說中的日本有很多黃金, 但歐洲人到了之後發現黃金也沒那麼多. 日本也有皇帝, 但只管原則, 不管日常事務, 國土被分為許多小的王國, 日本人叫“藩”, 藩主在藩地上有絕對權力, 之間時常打仗, 至少在16世紀後半, 日本都在浴血中度過(跟歐洲很像). 暴戾的日本, 贏得本身也愛鬥的歐洲人的尊敬, 他們觀察中國人溫順, 安靜, 卑躬屈膝, 但日本人有活力, 個性獨立, 重視個人榮譽.

日本人最初看到藍眼紅鬍的人, 被他們槍砲彈藥的威力嚇到, 他們饑渴地想要知道這個文明, 因為這和靜態的儒學不一樣, 有很多實用的成就. 他們不敢相信歐洲人一直收購他們的任何東西(一根草/ 一棵樹), 他們想要和葡萄人交往, 這樣才能變得更有錢, 更強大. 在這情況下歐洲在日本受歡迎程度遠超過中國. 

日本的歷史從神武天皇東征開始, 在東邊建立的王國, 在文化上日本人曾臣屬於中國, 但只吸收而未曾付出, 是學生不是老師, 日本的文字引自中國, 絲綢, 陶瓷, 印刷, 儒教等知識與宗教信仰都來自中國, 但是學習沒讓日本人覺得渺小, 反而覺得比中國人更優秀. 當日本人遇到歐洲人, 再度虛心學習, 包括武器/計時器等, 相當一部分人口也改進基督教. 但是基督徒的風沒吹很久, 原有的宗教開始抵抗, 加上對日本統治者而言, 對君主忠誠很重要, 但卻與基督教的上帝互抵觸

1612年, 德川家康下令禁止基督教在日本活動, 展開長達200年的商業與文化鎖國, 包括後來的島原之亂, 外國人禁止來, 1637年日本人也禁止水路出國. 德川時代最重要是秩序, 身份, 最大禁忌就是改變, 凡是舊的都要尊崇, 新的都被禁止. 這種反社會流動的態度, 與儒教思想正好不謀而合. 為確保不叛亂, 德川想出一套複雜的人質方式, 在自己的藩內跟江戶都設居所, 將妻小留在江戶接受幕府的監視, 一年待在藩內處理公務, 一年在江戶陪妻小.

歐洲書籍被禁, 槍枝當然也被禁, 但日本人很愛槍, 槍在內戰建功, 日本人也改良歐洲的槍, 在16世紀末時, 日本國內所擁有的步槍超過歐洲任何單一國家. 雖然槍枝被禁, 但技術有保留, 衍伸出金屬相關的物品如螺絲釘帽, 機械鐘, 腳踏車等, 有一名學者曾主張, 這些槍枝是日本科技的根源. 另外兩項重要的歐洲進口物品包括眼鏡及時鐘, 日本人再次證明他們有將外國物品轉化為自己東西的能力, 是非歐洲國家第一人, 時鐘也普及至平民. 為何同樣是鎖國, 日本跟中國卻差這麼多? 在明治維新前, 日本已具備所有工業化的條件

日本跟中世紀歐洲一樣, 原本封建主or 大明的收入都是農作, 但隨著經濟興起, 新奇的貨物在市面上流通, 貴族開始有了新的慾望, 於是把傳統收入轉換為金錢, 求助於原本被鄙視的商人, 商人的地位越來越高, 也越來越有錢. 在這裡, 日本雖然沒有像歐洲的calvin新教運動, 但工作與道德觀卻與新教徒很像, 尤其在全心投入工作. 三井高房:“不要將時間浪費在與工作無關的事, 包括宗教都不要過分沈迷, 最後只會把家當毀了, 藝術/娛樂等也都一樣”

為政者也支持鄉間工廠出產物品在內的各種貨物貿易, 都市化的發展增加了對農業分化的需求, 城市附近的農村開始改種蔬菜, 棉布生產的家庭工業從鄉村興起, 和英國一樣, 城市的製造業輸給鄉村(薪資比較低), 日本的紡紗+棉紡業, 成為工業革命的火車頭.

旅行頻繁也造就道路上對旅宿設施, 匯款設施, 各種工藝/服務的需求大增, 江戶(東京) 在18世紀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是日本的心和肺. 日本的發展速度很快, 相較歐洲有幾個優勢:1. 250年的和平, 沒有戰爭/革命 2. 廉價而便利的水路運輸 3. 單一文化/語言 4. 共同的商業文化等.

日本人異常的重視整潔和誠實, 1813年日本也發明雜貨店的概念. 這樣一個忙碌, 前進/改變中的社會, 思想當然也沒停滯, 儘管嚴格控制, 歐洲的知識與思想仍悄悄進入幕府時代的日本, 18世紀稱西方知識為蘭學(名字好聽多了), 1720年, 幕府第一次打破多年的禁令, 同意非基督教的外國書籍進入, 一名蘭學者說:蘭學並不完美, 但如果能從中選擇優點學習, 能有什麼壞處?還有什麼比拒絕新學問的優點, 並固守在原點希望不要改變更滑稽的事?

但日本人終究以中國的儒教為師, 蘭學與傳統知識的對比令傳統學者蒙羞, 1830年, 政府任命中國方面的學者擔任江戶的總督, 追捕蘭學者. 日本雖然開始學習部分歐洲科技與新知識(是非西方國家中最有商業與工業化的), 但跟歐洲仍差了一定程度的距離.

 

第二十三章 明治維新

1867-68年, 日本發生一場革命, 幕府被推翻, 國家的控制權回到京都的天皇手上, 結束了從1180年開始的幕府將軍時代, 日本人從頭到尾都只有一個皇族, 沒被推翻(因為日本人到底還是要對天皇輸誠的, 這是日本的文化), 只是被隱居, 活動範圍限制在皇宮和神社. 

維新的過程比法國或俄國革命都要平順很多, 主因: 1. 新政權的道德標準非常高 2. 被推翻的政權坦然面對失敗, 不願找外援. 

在19世紀中期, 幕府就已經快差不多了, 外國的政權不斷施壓, 本土愛國人士(尤以常州和摩薩兩個藩為主) 因看不慣外國人亂鬧而挑釁開砲, 1864年17隻美國/英國/法國/荷蘭組成的聯合艦隊砲打兩個藩, 讓他們不顧幕府將軍, 跟國外簽訂友好關係. 但他們也不爽外國人在本地撒野(日本人不能接受), 掀起了 “尊王攘夷”. 1868年, 新天皇在新憲組成新民主社會, 封建制度廢止, 藩被改為由中央政府指定官員管理的縣. 1869年, 這兩藩的大明將土地獻給了天皇, 其他大名也照做.

日本人有系統地, 專心一志開始拼現代化, 他們早已準備好:政府有效率, 人民識字率高, 工作道德紀律, 且有國家認同感及優越感. 而這正是一切的重心, 因為日本人知道他們比較優秀, 因此可以辨認出別人優秀的地方. 日本原選擇法國做學習, 但當1870年德國打贏法國後, 日本人決定德國模式比較優秀, 在法律的法條建立+制度推動都改為德國制.

日本人抓住每個學習機會, 包括1871年以岩倉具視為首的代表團, 參觀了西方的工廠, 造船廠, 兵工廠, 鐵道, 運河, 直到1873年才回來, 他們迫不及待要推動改革了, 他們知道日本無法和世界上的先進國家比較, 英國(也是島國)尤其給日本上了一課, 保護航海政策直至霸主後才採自由放任, 當然日本無法像英國一樣享有17世紀的關稅+商業自主權(不平等合約仍在), 但德國值得借鏡, 也同樣剛歷經困苦, 在國內獲得統一, 岩倉具視對德國人印象深刻, 認為他們節儉, 努力工作, 實事求是, 就像一般日本平民一樣, 全力傾注於厚植國內實力, 於是岩倉帶著德國人的建國方向回到日本, 運用日本政府.

首先包括郵政服務, 訂定新的標準時間, 推動公共教育, 廣泛徵兵, 尤其擁戴天皇, 培養國家認同感, 軍隊的建立, 只國家認同/統一感更為完整, 全國性徵兵消彌了階級與地方之分(原本只能武士有武器), 並將男人的野心平均散播在每人心中, 日本認為要有強權才能有自由, 有力量與歐洲人談判, 1874年, 日本出兵台灣, 為後來台灣的割讓建立基礎. 1876年, 日本出征朝鮮, 逼迫中國承認朝鮮, 新日本野心勃勃, 尤其是當時千瘡百孔的中國. 

日本從已經熟悉的絲柔和棉紡業開始機械化, 棉紡一直是比較容易進入的現代化工業, 包括埃及/巴西/barcelona都以此為進門階(跟英國人買設備+引進外國技師就開始起步), 日本人也很早決定不僅要生產消費性, 也要做重東西:包括造機器/引擎/船隻/火車頭/鐵道/造船廠等, 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提供財務資助, 補貼日本人到國外吸收知識, 但更重要的是日本愛國份子的聰明才智和決心毅力, 和工人的優異品質.

日本的工業不斷往前, 不久蒸汽引擎進入日本, 接著是電力, 很快走入二次工業革命, 到1920年, 電力提供日本製造業52.3%的能源, 同時美國僅31.6%, 英國更慢. 在能源和發電上, 日本證明了後來居上的理論是對的, 從後面往前追的國家反而能佔到好處. 一直到今天, 日本仍是許多後起之秀的發展榜樣, 很多國家到外國去就不回, 但日本人卻總是回去, 雖日本的強烈民族主義作風讓人厭惡, 但也不得不欽佩. 

當然成功的背後有代價, 英國之前的童工/婦女/半奴隸都很慘, 挫折/憂鬱最常得到胃痛, 難怪童工市場會落入皮條客之手, 因為對他們搞不好是一種晉升, 日本早期發展鄉村家庭工業時更慘, 但日本人ok, 因為他們本來就很勤奮, 主要原因是天皇當政後, 啟發子民忠君愛國, 並將這份愛國情操與對工作的責任感連結為一體, 如上提過, 學校非常注重道德教育, 這種辛苦工作+日本傳統農村價值, 讓人民非常節儉工作後, 才能有度日的心態, 吃的節儉, 動物蛋白質攝取的也少. 

日本經濟奇蹟最大的肇因來自上面所討論的工作道德, 以及個人價值觀, 整個國家簡直都浸染於武士道精神, 這是一個充滿了責任感和集體義務感的社會, 和西方所培育的個人主義完全不同. 

 

第二十四章 誤入歧途的歷史(中東)

顯然伊斯蘭有非比尋常的啟發力量, 能帶領一小群遊牧戰士很快地在沙漠中制霸一方, 在穆罕穆德從麥加逃至麥地那 (623, 也是回曆元年), 信奉這個新興宗教的戰士征服所有中東的民族和帝國, 向西經過西班牙, 向東進入印度, 在所有回教征服的土地中, 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逆轉回教勢力, 其他地區則永久進入伊斯蘭範圍. 

回教篤信上帝與歷史跟他們站在一邊, 不論勝利或失敗, 都相信神明的啟示帶給他們的英勇與信仰. 歐洲人的擴張跟神明啟示無關, 而是以物質為基礎的,  周人從力量的落差中看到機會, 經過計算與成本的考量採取行動, 不論勝利或失敗, 都是投機行為. 精神層面雖重要, 但還沒高到值得阻擾對利潤的追求.

對伊斯蘭人來說, 吃敗仗是整個人類的挫敗. 在多神論的人口中, 傳播的尤其快, 因為回教是所有一神教中, 對新教度改變最少的, 但因為回教將信仰與力量及勢力範圍相互掛鉤的思考模式, 讓回教徒無法接受疆土被異教徒佔領, 會氣炸. 

(未完)

 

第二十五章 帝國與帝國之後

歐洲的海外帝國開始於15世紀 til 20世紀, 長達500年. 有人認為帝國主義是現在資本主義的副產品, 其實沒有必然的關係. 當一群人進駐至另一個國家後, 必定會發生某種程度的取代作用, 而取代的過程不可能完美無缺. 對受害者而言, 必定在手段/道德上有缺陷. 

歐洲的帝國主義可追溯至中世紀, 條頓人(日耳曼人) 征服斯拉夫( 中/東歐), 英國人入侵愛爾蘭等, 幾乎所有的擴張都導致了吸收和融合. 日本人也在歷史的過程中征服了原本的蝦夷人, 中國人不斷南征北討吸收了非漢族人. 這種事情全球都是, 也不是西方人對非歐系人的專利, 不得不否認, 歐洲人士乘著大船和坐騎, 前進世界各個角落, 征服了不論在文化, 地理環境都大不相同的民族, 且征服的陌生土地都不構成國土的一部份, 人口也沒有成為歐洲人的潛力, 既然母國沒有這樣的慾望, 新舊的融合就較難發生. 

西班牙人只在乎寶藏, 將金礦的地區建造供應線連接至歐洲, 葡萄牙人在亞洲的活動範圍廣, 選定容易防守的地點放射出影響力來做買賣. 荷蘭和英國人在商業交易中, 逐漸介入地方爭執, 開始獲取土地, 轉化為特權或壟斷, 便開始從事墾殖, 不斷將產業作物移植到最適合的氣候和土地上耕作, 以獲得最好的利潤, like蔗糖從印度洋到加勒比海, 茶葉從中國到印度等. 當歐洲人遇到麻煩時就找政府幫助, 一般都會願意幫忙, 因為海外代表大都跟政府有家庭和政治關係, 但海外的官員大都有升官/發財的考慮, 且喝酒像喝水.

以前歐洲學生讀歷史時, 會分舊帝國和新帝國, 舊帝國是1500-1800年, 向西班牙的美洲, 英國和法國的北美洲, 葡萄牙/荷蘭的印度群島, 然後在19世紀每週部分都脫離, 尤其1763年巴黎協定(法國把加拿大, 美東給英國/ 西班牙將florida給英國)以後的一世紀, 覺得帝國主義差不多了. 但其實沒停, 歐洲人反而更繼續(美國往西拓展/ 英國人佔領印度,緬甸等), 尤其以德國為主, 好像沒拿個殖民地就不夠帥一樣, 變成一種策略跟制敵行為, 而不再是純以物質的利益為基礎. 

1820年, 除了少數加勒比海的島嶼外, 都先後正式獨立, 而且在美國門羅主義(歐洲美國互不干預, 因此拉美認為美國想在美洲獨霸) 宣誓後, 是歐洲強權介入美洲的阻擾之一. 

二次世界大戰後一陣解放風, 將全球國家數目增加2x以上, 每個新的國家, 不論多小, 都有主權並在聯合國享有同樣的投票權. 現在這些國家可以自理了, 期待上天還給他們公平, 國家開始成長與繁榮. 但事與願違, 舊帝國歐洲國家仍然很好, 甚至更好, 但被殖民的國家要起步都難, 因為過去的殖民主子雖然有留下建設, 但因為怕地方人士造反+看不起他們, 留下的知識與技術有限, 缺乏管理的能力, 頂多只能修繕公共建設, 且很多發展社會主義的, 在學校教的都只有社會和政治理論, 沒有應用科學和技術性知識. 換句話說, 他們只知道如何製造革命, 不知道如何從事生產, 他們腦袋的優先順序是:先解放, 再經濟, 解放或許是必要, 但不是解放就能發展. 幾乎沒有一個舊殖民地有持續性的人均成長, 且必須高度依賴出口貿易, 造成收入的不穩定, 且新政府實施各種補助, 任由賄賂橫行, 以換取人民的忠誠與政治效力. 失敗是有原因的.

新興國家自獨立以來, 各情況不同, 有的不錯, 像東南亞國家, 有的像拉丁美洲有好有壞, 有的像緬甸或非洲就仍很落後. 從歷史可看到, 低潮不代表被淘汰, 如何在被殖民時, 從殖民者身上得到優良傳統, 累積社會資本, 在教育上思想上受惠, 甚至連結內部凝聚出的憤怒和驕傲, 才是成功的關鍵. 幾乎所有帝國都在物質/精神上殘害殖民地人, 但不論有意無意, 也讓他們有物質上的收穫(包括有用的基礎建設/醫院), 重點是要看殖民者的好壞, 他們想把錢放回自己口袋or 在當地capex(不論動機, 結果最重要).

即使在今天, 大家都知道發展是好的, 很多殖民地國家中的公共建設仍令人失望, 後殖民社會中只有幾個例外:南韓, 台灣, 新加坡.

殖民世界的地圖是由歐洲人繪製, 疆域不反映民族真實狀況, 為後來的種族糾紛與民族統一運動埋下伏筆(包括非洲, 印度, 緬甸等)

新興國家在定義自己存在的過程中, 消耗了大部分的能量, 資源和潛在的善意, 只有非常少的國家(像韓國), 在成立之初便有明確的民族認同, 可以抵抗外力干擾與不必要的耗費, 開始建國工程. 

有些殖民者是比較好的老師, 西班牙和葡萄牙就不是好老師, 荷蘭與法國稍好一點, 英國的惡劣程度最低, 在殖民地都願意投資於社會建設, 並啟用地方菁英做管理, 1990年, 印度的鐵路長度是中國的35x. 從這個角度看, 最好的殖民者是日本, 在日本殖民的南韓和台灣, 經濟成長都超過工業國家. 這也反映兩個社會的文化:家庭結構,工作價值,使命感. 在日本統治時這些文化和想法便已存在, 更因殖民者的存在而茁壯(日本留下的規劃), 進入現代化工作. 當然韓國+台灣人不會這麼認同, 只會記得日本的暴政, 虐待和權力濫用. 日本最大成就就是將兩國從農業轉向了工業. 當然日本人也很欺壓當地人, 韓國人都深深記得, 但沒讓痛苦的記憶阻饒了物質的發展. 韓國和台灣到底還是例外, 大部分戰後的新興國家都記恨記得太清楚, 因而走上錯誤的路.

 

第二十六章 榮光不再

因為競爭的存在, 使市場參與者不得不努力, 不努力就沒有收穫, 個人, 團體, 國家都是. 歐洲在本質上是競爭態勢, 跟中國/印度不一樣, 也都深知金錢代表了權力, 且須顧及國內興起的民族主義. 

荷蘭

荷蘭在17世紀獨霸世界, 創造經濟奇蹟, 以小國統御了海洋, 上千船隻將物品運送. 荷蘭利率比英國低, 薪資比英國高, 顯示荷蘭人比英國人有錢. 但從18世紀初開始, 資金從荷蘭流向英法, 因為英國的經濟成長比較快, 資本報酬率較高. 荷蘭工業進入困難期, 綿布料+紡紗毛料產量下滑, 荷蘭面臨的強悍對手來自北海沿岸/德國等地快速崛起的鄉村家庭工業. 商業貿易上也是, 經濟萎縮引發了社會亂, 技術工匠和小生意人跑到別地找更好的機會, 外地人湧入荷蘭成立for better pay, 持續萎縮的企業轉僱低薪工人, 原本工人開始罷工, 荷蘭在原地踏步, 許多生意人轉作消極性的投資, 中產階級越來越少, 貧富差距擴大. 荷蘭在18世紀仍非常富裕, 只是財富沒帶來進步, 為何如此? 因為其他製造中心在低薪/低成本的有利條件下, 學會了紡織和荷蘭工業的精髓, 學會後就關起進口大門, 使荷蘭做不了生意, 難怪荷蘭的資金會外逃. 

19世紀後期, 荷蘭再度成為一個工業國, 荷蘭在貧困的內陸地區發展紡織工業, 在二次工業革命的電器/內燃機/人造纖維等工業興起, 科學化的農業與園藝業也有大幅進步, 原本沒落後太多, 很快也趕上歐歐洲的領先國家.

英國

英國的崛起在荷蘭之後, 17世紀時, 英國只要有機會就打擊荷蘭: 對羊毛未完成品課稅, 制定保護本國市場航海法案, 將荷蘭人逐出北美與印度之外, 1815年拿破崙政權全面瓦解後, 英國成為霸主, 不再將荷蘭視為對手了, 荷蘭人成功的原因, 其他人都能模仿, 且英國總能做得更好. 在成為霸權後, 英國開放自由貿易, 鼓吹其他國家開放市場, 趁機將貨物銷入, 英國的工業蒸蒸日上.

偶爾有些小烏雲, 比較惱人的是一家國家在英國比較弱勢的工業科技項目中逐漸展露頭角, 像是美國的時鐘和兵器, 兩者均為大量製造, 且零件互通/類似. 1854年英國派調查團去美國研究 “美國系統”的製造方式, 回來後發現英國的確要重新學習了. 到19世紀末時, 德國突然成為歐陸的強權, 於1870年打敗法國, 野心勃勃遠征非洲與大平洋, 設立殖民地, 將鐵路漸入奧圖曼帝國做貿易. 德國的皇帝在取代俾斯麥更發展出強烈的沙文主義, 這背後當然有強大的重工業+新科技(電器/有機化學/內燃機/燃油引擎) 做支撐, 加上德國的銀行體系及高效能教育系統都有大大幫助. 

為何英國節節衰退?英國沒有衰退, 只是相較其他國家, 成長速度相較緩. 自由貿易在霸權時很ok, 但當大家都能做同樣東西且更便宜的時候就不行了. 而且這些國家手段極不公平, 他們築起關稅障礙, 不讓外國外務進口, 英國卻開放大門, 競爭國補助國內工業, 以低於國內市場價格傾銷, 以不公平方式取得市佔率(很像過去這幾年的中國), 英國的製造業在這樣的環境下被逼迫減少投資, 關閉工廠. 但自由貿易已變成信仰, 是證明進步與創造和與和平的信仰. 另外英國的疾病其實是企業慢調子, 推拖, 該做的時候不做, 該興業的時候沒有興辦事業的精神, 很多舊的工業設施已經足以應付市場需要, 便失去設立新生產設備的動機, 

怯於在科技上做大幅度的改革, 是英國失去領導地位的主因. 尤其是二次工業革命, 英國廢止了化學工業(染料/塑膠/藥品等), 原本有優勢, 但缺乏知識, 想像力和企業衝勁下, 輸給了德國/瑞士, 連法國都趕在前頭. 英國的教育制度沒有設置專門的技術與科學教育學院, 缺少在應用的著墨. 要讓二十世紀的英國回到先進國家的陣營, 勢必需要再一次新的工業革命 (像現在的網路及未來的5G基礎建設, 原來這麼重要).

就長期而言, 2.8%的經濟成長率, 可以讓一個國家在一世紀成長16x, 但8%的可以成長2200倍, 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美國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 幾乎美國所有對手都被摧毀, 包括德國與日本, 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長期居於領導地位, 後勁國家一次跳進最先進的科技(所謂後進就有這種好處), 很快的追趕而上(讓我想到intel CEO的10倍速時代, 要勇敢嘗試新科技)

美國從1950年的資料令人想到早年荷蘭與英國的衰退:製造業趨勢mks, 服務一人利用進大批廉價勞工, 收入兩極化. 但從高科技/新科技來看, 像電腦/網路, 美國在新產業中持續扮演主導的地位, 行使霸權. 

 

第二十七章 贏家是

二十世紀兩個分界點:1914年 and 1945年, 前者使原本繁榮進步的歐洲變得民窮財耗, 落入衰敗. 德法戰爭1870年, 到大戰期間德國再度入侵法國, 造成上百萬法國人死亡, 德國人到1918年輸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沙文主義份子(民族主義的極端)仍高呼猶太人及社會主義是壞人. 在歐洲另一邊, 俄羅斯沙皇的政權垮掉後, 有列寧的布爾什維克政權, 發展成蘇聯. 

1945年的世界已出現兩極, 一邊是資本主義, 一邊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國家, 陣營的敵意在大戰期間休息, 只為了共同對付要種族純淨及統御世界的德國. 德國幾乎取下所有西歐歐陸國家, 要往東邊的蘇聯邁進, 德國不得不與民主(資本主義)合作, 但雙方之間的差異沒有因為軍事合作而彌平, 導致後來的冷戰.

在隨後的幾十年, 西方的市場克服蕭條及戰爭的損失, 進入成長年代, 歸功於新科技的進步. 例如法國先很慘, 但隨後以驚人的速度前進, 德國人死傷慘重+物品都被俄國人搜刮, 但俄國人將機器和原料搬回去後也不一定會用. 德國很慘, 但冷戰開始後, 西方國家都需要德國get back, 在此不得不佩服德國在戰敗後仍保持高度的活力及良好的工作習慣, 1948年經濟起飛至接下的20年, 德國馬克與瑞士法郎成為歐洲最強貨幣, 工廠一間間出現, 以設計優異, 結構堅實而著名的產品賣到世界各地. 

另一個經濟奇蹟是日本奇蹟. 日本在戰後死傷驚人, 但也和德國人一樣以勤勞的工作, 教育制度和決心來重建國家. 他們也在美國預期俄羅斯的威脅下而對日本伸出援手, 日本人的快速發展令競爭者吃驚, 尤其在汽車工業, 因為零件與材料範圍太廣, 是可以帶動發展的火車頭工業, 加上高科技( 光學儀器, 精準機械和器材, 機器人, 相機等) , 日本產品的背後有世界上最有效的品質管理制度, 電視機等都成為世界一流產品, 怎麼辦到的?一部份受戴明影響學到了品管 (以他命名設立全國性的品質獎), 加上日本的團抵責任感發揮影響, 其他工業國覺得日本耍詐不開放市場, 但其實日本也和西方人一樣:保護市場直到自己夠強壯, 不必再擔心外國競爭為止. 日本人也隨著美國人的步調走向自由貿易, 但日本人很會執行非關稅障礙. 難道日本不會想買外國的低價品?日本人的回答是市佔率優先, 製造業者比消費者更為重要.

日本之後有四小龍(TW, HK, SG, korea)在後面野心勃勃的, 他們最大的資產就是高生產和低薪資, 以及和日本人一樣, 有從筷子訓練出來的高度手的靈巧度, 再精細配裝上發揮功能. 靈巧而低薪的勞力使四小龍成為先進國家的投資重點,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年代的資本流動性比80年代更高, 透過海外直接投資, 資本和技術如洪水一般從一個國家進入另一個國家, 造成薪資上漲, 美國人為對付日本將汽車工業技術搬到韓國, 瑞士和日本將手錶零件生產搬至香港, 新加坡成為世界電子和電腦圖像處理中心, 香港則建立工廠再外包給大陸. 

東南亞的華僑也很厲害, 很勤快, 幫忙幫東南亞貨品銷至全世界, 隨著經濟成長, 華人貿易商和興業家的力量越來越大, 可以說是東亞及東南亞的文化勝利, 在印尼, 華人只佔4%, 但卻控制25家最大企業的17家, 在泰國華人口佔10%, 但卻是最富裕的90%. 1990年中國人所擁有的企業產出超過日本, 日本居於領導的時代過去, 主因日本民族的優越感讓他們難以與其他人在平等的立場合作.

 

第二十八章 失敗者

中東

拉丁美洲

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蘇聯, 北韓, 東歐包括捷克, 匈牙利, 波蘭

非洲

 

第二十九章 何去?何從?

這一千年來, 從財富和權力大致相仿的帝國和王國->今天財富和權力極不均的民族國家的世界, 人口從上e->60e, 迷信與魔術->科學知識的殿堂. 這一千多年來的進步過程, 關鍵因素是西方文明和西方所傳播的知識,技術,社會理念等, 傳播的力量因為西方強勢+西方的教育+其他國家自主性模仿, 有的地方吸收很多, 有的地方則將西方視為侵略的象徵.

要先得才會有失, 有錢人會失去的比窮人多得多. 

經濟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文化與發展有重大的關係, 像是東南亞的華人, 東非的印度人, 西非的黎巴嫩人, 歐洲的猶太+calvin主義者, 文化不是單獨存在的要素, 文化會因經濟成長的機會的到來而有所反應, 改變

我們生活在一個沙漠的時代, 只想要甜美的東西, 一昧地為了生活而工作, 為了快活而生活, 這原本沒有錯, 只是這種態度並不能促進高生產力,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高生產力, 就必須為工作而生活, 而是快樂為一種副產品, 這不容易, 只有少部分幸運的菁英份子能夠為了工作而生活. 世界是屬於樂觀主義的, 因為他們的價值觀是正確的, 就算做錯事, 也能以肯定的態度去面對, 透過改正達到成就與成功. 有良好教育, 肯張開眼睛的樂觀主義者, 通常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從歷史中, 我們得到一個重要教訓就是:人必須繼續不斷地嘗試, 我們必須保持懷疑, 避免教條, 仔細地聽, 小心地觀察, 耐性地理清, 定義結果, 謹慎選擇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