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富翁 (英國)

羅馬人有一句話:錢是沒有氣味的. 賺錢的人或他賺錢的方法或許不討喜, 但是他的錢還是很受人歡迎的.

1592年, 英國對因連因而結合為一的西葡聯合王國宣戰, 一隊英國海軍要攔截西班牙, 卻等到剛從東印度往里斯本回駛的葡萄牙船隻:Madre Deus號, 把英國人嚇到了, 這船簡直就是夢幻號, 載滿整船整船財寶, 更上等的布料, 更華麗的掛毯, 一推香料等, 這讓英國嚐到了東方的富庶, 將國家帶往一個新的起點.

英國人和荷蘭人幾乎在同一時期進入印度洋, 他們先在海上打劫, 很久之後才慢慢學會做生意, 荷蘭成立VOC, 以該公司為基礎動用武力, 嚇阻葡萄牙等有意在印尼群島發展的外來勢力, 英國採用的是個別突擊的方法, 打不過荷蘭人, 只有向北航行, 來到印度, 結果卻找到寶藏.

和荷蘭人一樣, 英國人不希望和葡萄牙人正面衝突, 在西海岸, 跳過goa在蒙兀兒首都surat進行貿易特權, 隨後在1661年進入孟買, 在東海岸則在madras設立據點. 其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在1698年買下了封建特權, 也就是收稅的權利, 當地人雖不喜歡, 但久了還是要做生意, 也就習慣. 收到稅再去買通當地人, 以禮物/金錢等賄賂, 讓他們把出口貨物放在英國船上.

不過, 所有生意人都喜歡壟斷, 英國人勢力逐漸壯大後, 也開始動用武力, 倫敦漸漸有了動用武力, 以確保大量且持續的盈餘, 這對未來英國在印度長遠的支配權奠定基礎.

英國發現亞洲可以買賣的不只香料, 他們發現印度有世紀上最好的紗線和紡織品, 葡萄牙人對這個沒興趣, 連荷蘭人也沒發現價值, 只有東印度公司(EIC)看準機會決定推銷棉纖維, 創造市場, 這次不是瞄準亞洲的貿易行為, 而想突破的是歐洲市場, 1619-21年VOC運了1.2萬箭印花棉布進荷蘭, 1625年東印度公司卻運送22w, 1670年57w, 1680年70w.

這徹底改變英國人穿衣習慣, 棉比毛料輕而便宜, 花俏(可以染色印花), 易清洗/修改, 即使在冬天, 加個內衣都舒服, 這在美洲農場反應更好, 英國人就這樣發現一個用途極廣, 足以驅策工業革命的產品.

英國人就這樣忙著購買印花棉布, 把稀有的香料讓給荷蘭人, 但香料到那時候逐漸沒落, 胡椒價格直落.

18世紀, 歐洲人開始喜歡中國的物產, 歐洲人想要交換, 但歐洲人有的, 中國人幾戶沒一樣喜歡(除了時鐘和手錶), 結果答案竟然是鴉片, 一種生長於孟加拉, 能讓人上癮的東西

印度有肥沃的土地, 技術工人也比印尼好, 生產的工藝品行銷全區, 印度有豐富的財富. 最後一批進入印度的是蒙兀兒人(成吉思汗的後裔), 在印度建立了babar王朝, 但他們是暴君, 英國人知道印度有錢, 也想搶, 於是極力介入印度政治, 並運用武力. 英國人沒像荷蘭人在印尼一樣壟斷, 但公司的職員仍私下進行貿易. 英國人的大動作引起孟加拉回教王子不滿, 於1756黏在加爾各答殺了150人, 也結合了法國人.

英國人也不爽孟加拉王子了, 從王室裡買通, 並在 1757年跟孟加拉展開對決, 英國人贏了, 從此改變印度的歷史. 除了robert clive很會打仗以外, 蒙兀兒本來也快不行了, 英軍3000人打贏王子的5w大軍.

開始算錢了, 印度要賠償東印度公司140w英鎊, 賠償附近英國商人500w, 軍方500w, 總共約等於今天幣值的10e美元, 很多東印度公司的雇員都賺翻了, 尤其是clive(當時歷史上34歲以前白手起家最有錢的), 也為自己買在議院買了席位與大批土地. 有那麼一陣子, 這些新富和新貴夾著大筆從東風聚集的財富與政治力量進入英格蘭的國會殿堂, 讓政府與國會展開調查.

 

第十二章 贏家與輸家: 帝國損益表

十八世紀的到來代表開始, 也代表結束. 荷蘭東印度公司結束, 英國禁止跨大西洋的奴隸販賣=>蔗糖暴利經濟的時代結束, 法國舊政權結束, 歐洲失去許多海外地區的控制權(西班牙是最大輸家), 也接觸新的地方(中國, 日本), 也創造新帝國領土(印尼, 印度), 一切變化在於始於英國的工業革命, 有的國家因此致富, 有的變得更窮, 參不參與工業革命的選擇從大發現時代就開始.

對西班牙, 開拓新世界得以獲得更多財富/地位/權利, 但一直是做重複的事, 只是規模更大. 對荷蘭與英國, 進入新世界讓他們有機會用新的方法, 做新的事情, 抓到科技進步. 還有一些國家如美國印度安或澳洲土著, 新時代代表橫禍.

新世界的開拓首先呈現的是兩個半球的生物交換, 包括吃的農作物(馬鈴薯/玉米/可可), 工業用的橡膠/硬木等, 新的經濟植物(甘蔗/穀物), 新的動物(馬/綿羊/新品種狗), 細菌與病毒.

海洋移居活動, 不論自願或奴隸, 造成了死亡與痛苦, 但也為歐洲人創造財富與機會, 但沒有一塊大陸的現代化過程比北美洲更順利, 其中很大原因在印地安人/非洲奴隸和勞苦功高的工人.

哥倫布式大交換重新分配財富, 令人諷刺的是, 首先開始追逐財富遊戲的兩個國家: 西班牙/葡萄牙, 最後卻以輸家退場. 這是經濟史上最大的研究課題之一, 資本理應可以代替勞力, 製造信用, 彌補錯誤, 給企業第二次機會. 而拜帝國之賜, 西班牙和葡萄牙掌握了大筆資本, 可拿來花費或投資.

尤其西班牙, 可惜選擇了花費, 購買奢華品+打仗(跟義大利和法國打), 打仗是最浪費資源的, 只摧毀, 不建設, 像個無底洞一樣, 向英國買大砲/荷蘭購置軍需品. 而且他們從東印度也是買>賣, 因為海外帝國只能買西班牙的產品, 他們不需製造, 只要購買後掛名賣出去就好, 食物也是. 當時西班牙人認為世界是圍繞他們轉的 (馬德里是所有殖民地的領袖, 世界為她服務, 而她不需要為任何人服務). 這很愚蠢, 財富不如工作, 沒有財富可以比得上薪資.

西班牙人沈溺於文明所帶來的舒適與奢華, 舉國很少人像荷蘭/英國/法國人一樣, 跋涉至外國從事貿易/商業活動, 他們自認高人一等, 需要仰賴外力, 喪失動員技術與企業的能力, 換句話說, 他們因為太有錢, 反而變窮了. 反而是那些持續性工作的國家, 維持學習的機會, 保持良好的習慣, 不斷尋找更好/更快的方法. 西班牙人則沈溺於自我提高身份, 追求享樂, 創造奢華的小遊戲中. 

北歐國家捕魚, 織布, 製造鯨魚油, 種植等, 用自己的力氣迎來的帝國, 還好沒有找到金銀財寶, 他們的帝國建立在工作之上. 歐洲經濟重心往北移動, 受影響的除了西班牙外, 還有義大利, 也曾是中世紀商業革命與分工制度的最前線, 金融在16世紀也很活躍, 可惜沒能抓住大開放的機會, 至少義大利的船隻從沒就沒進入印度洋或橫跨大西洋.

為什麼北方超越南方, 成為經濟重心, 德國社會科學家max weber在1904年提出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 命運已經注定, 不容改變, 而善良代表上帝的親選與恩賜, 這暗示支持信仰者要有端正的思想與行為:勤奮, 誠實, 認真, 對時間和金錢要節儉(因為兩者都借自於上帝). weber認為新教產生一種新的生意人, 不論在生活目標或工作上, 財富則是伴隨而來的, 誠實致富是一種上帝恩賜的現象. 英國社會歷史學家tawney認為, 新教讓小商人和製造者在反商的社會中有自尊和正義感, 因此calvinism的信徒拒絕享樂的誘惑, 將努力工作的道德觀念一代傳一代, 累積起財富與經驗. 

從實證角度看, 記錄顯示新教商人在貿易, 金融和製造業都扮演主要的地位, 在法國和西德的製造中心, 新教徒是boss, 天主教徒是雇員, 新教徒省份通常是出口集中的地區(鐘錶/機械/紡織品), 天主教則是農業. 在英國, 到16世紀末, 大部分人口都轉為新教徒, 在工廠都相當活躍, 推動了後來的工業革命. 

簡單說, weber的理論告訴我們時間和地點(16-18世紀, 北歐), 宗教鼓勵一大群人表現出過去非常稀有的個性特質, 這族群建立一種新的經濟形式(工業資本主義), 在此同時, 工業部門出現了對固定資本(器具, 工廠)的需求, 這使得持續變得很重要(持續進步/累積知識/經驗), 製造工業與過去一般商業活動(需求結束就解散)非常不同.

不只金錢往北移動, 知識也是, 尤其是科學知識, 在改革前西班牙與葡萄牙位於基督教與回教文明的接點(猶太人居中往來傳播), 知識極為發達, 義大利也有自己一套. 但後來宗教鎮壓, 禁止人們追尋怪異邪說的東西, 很早便失去學術優勢, 而新教則鼓勵人們識字, 贊成人們懷疑事情, 拒絕威權的態度, 這正是科學不可少的.

在此同時, 西班牙教會從1521年開始不准印刷, 不能閱讀任何語言的異端邪說, 政府與教會聯手控制思想/知識/信仰, 1558年, 政府明令, 凡事沒有政府許可下從外國進口書籍都判死, 整體社會接受新知的速度慢了下來, 到幾乎呆滯的地步. 1559年西班牙人也不准國民出國留學, 免得學了一腦子的顛覆思想.

從宗教管制開始, 西班牙與葡萄牙走上了迫害與一連串的“驅巫”行動, 包括鼓勵社會告密, 偷窺鄰居, 打擊異教等行動. 於是, 不只西班牙與葡萄牙, 整個地中海歐洲都錯失了科學革命的列車, 截斷了南歐人以後三百年通往進步的道路.

 

第十三張 工業革命的本質

18世紀, 英國的棉紡工業催生了工廠系統. 

工業革命的3個取代: 1. 以迅速/規則/精準和持續的機械取代人工的技巧和勞力 2. 使用動力能源, 並發明能將熱轉換為動力的引擎, 開拓出用之不竭的能源, 取代人力與動物的能源 3. 使用更新的/更豐富的原料(礦物+人工材料)取代植物性材料. 3個取代促使生產力快速增加, 個人收入起飛, 這是歷史上的首次經濟與知識同時快速增加, 只得持續性進步成為可能( 過去人口增長=>消耗掉生產力的增加)

革命的意義在於其所造成深遠/而非快速的影響, 工業革命的每一項新發明, 都經過了相當一段時日的醞釀, 才開始對社會造成影響, 包括蒸汽(1698年的蒸汽真空壓縮幫浦->1705年有活塞的蒸汽引擎->60年後瓦特發明的冷凝器引擎, 首度能在煤礦以外地方使用 ->再40年後才有高壓引擎一次推動更多活塞), 蒸汽引擎的發展就耗費了200年的時間. 

煉鐵的技術也是, 從1709年達比率先用焦炭煉鐵, 1783年科爾特發現將焦炭煉製的粗鐵進一步精練, 1856年貝賽麥發明廉價的鋼材.

中世紀的日常生活中, 已有各種各樣的機械, 用來磨麥, 磨玉米, 蒸洗毛紗, 為金屬塑型等, 但多是用水力或其他力量推動, 從16世紀開始, 機器的原理廣為人知, 種類日漸繁多, 包括紡織業和冶金業, 在這方面, 鐘錶和器材的製造者一直居於最領先的地位, 造機械的方法被運用在大型機器上, 機器的重複性動作, 也以鐘錶動作為形容.

所有的這些進步, 以期發明用機器來製造機器的過程, 都發生在18世紀最後的30年, 在那段時間發明變狂潮. 在這個基礎下, 工業革命進行了100年, 從1770-1870年, 工業生產方式從原有的秩序中, 進入另一個新秩序

英國人的平均收入在1780->1860成長了1x, 從1860->1990成長了6x, 英國並非全球唯一有卓越表現的國家. 驚人的經濟發展拉大了富國與窮國/富人與窮人之間的距離, 就以歐洲來說, 1750年西歐與東歐收入差15%, 1800到20%, 1860 64%, 1900年到80%. 工業革命讓世界變得更小更緊密, 但也讓貧富差距差更大.

 

第十四章 為何是歐洲?為何在當時?

工業革命並非人類第一次發現機械, 但在過去沒演變成革命, 中國宋朝便曾發明紡麻紗和鐵鑄的技術, 歐洲在中世紀便發明水車和風車的技術, 荷蘭更經歷過一段黃金時段, 為什麼到18世紀才爆發工業革命?

前面討論過中國和回教世界在知識與科技的進步中受到外力的阻擾, 被迫全面停頓. 但歐洲卻相反, 知識與科技持續性地累積, 成功之處在於:1. 學術的探究逐漸形成一個獨立自主的格局, 不受其他力量干擾 2. 學術圈中發展出統一的方法論, 形成共同的/跨文化/跨國家的語言 3. 將研究與其成果的散播規制化

1. 自主性:中世紀開始學術界與傳統威權一直開始抗衡, 新想法必然會藐視傳統, 視為顛覆因子, 在伊斯蘭社會就是如此. 但在歐洲完全不同, 新想法本身具有實用性, 各地的統治者想利用新想法克制對手, 使得各地都追求新奇與流行的進步風. 當然舊有的態度不會消失(所有思想與方法的改革都會帶動一個相反的動力 - 力道或許相當或不相當), 但異端邪說牽制了教會的力量, 為新事物埋下伏筆

2. 方法論:觀察自然現象後, 必須能暸解, 而用非神力的角度給予合理的解釋, 且發現數學很有用, 利用數學結合觀察的力量, 使人們有了複製和實證的能力, 這是學術探究上的一大進步. 觀察與測量, 實證, 數學演繹的強力結合, 科學家開始主動探索, 且知識受到保護.

3. 規制化:讀書人都用拉丁文, 可以互相交換/溝通, 且歐洲有相當完善的信差與郵政系統, 接著出現各種學術團體與學術刊物, 且名聲是發明最大的刺激, 在優雅的沙龍裡發表自己的最新成就, 科學家彼此印證結果, 改正, 改進, 上述的種種科學普及化的動作和機制, 都只見於歐洲, 其他地方沒有.

瓦特對蒸汽機的發明也是建築於先人所發展出的高深技巧與知識之上, 工業革命是發展在科技已經建立一定的基礎後, 且事件的發生也需要時機, 時機則需要社會的供應與需求, 價格和彈性等的烘托. 像在16世紀英國家庭式工業>工廠, 但動力機械增添工廠的競爭力, 可以驅動大型更有效率的機器, 使得家庭工業的生產顯得微不足道, 但大家已經習慣了, 所以開始用童工/年輕女性. 

 

第十五章 英國和其他國家

工業革命在歐洲, 為何在英國?

不回解答, 到18世紀初, 英國不但在家庭是工業生產上已經超過其他國家, 同時在煤炭/石油的運用, 關鍵科技如紡織/鑄鐵/能源核動力上, 都很先進, 另外英國在農產品販賣和交通上很有效率, 這也很重要.

其中, 農業改良對英國的工業化幫助最明顯, 因為食物生產效率提高, 可以有多餘人口從事其他工作. 英國的農業改革始於中世紀的農奴解放, 16世紀時出現專業耕作(種水果+青菜給倫敦市民), 各地的農民則開始混合農牧(同時畜牧與耕種), 不論地主or佃農都因此變有錢, 還能攝取到高蛋白, 從其他地方來的移民(例如荷蘭人從中世紀開始就很會精耕)也教會農民如何灌溉/施肥/輪耕等技巧, 進一步推動農業的進步.  到18世紀, 更有了圍籬的興起, 讓原本農地是集體擁有變成充分自由的土地限制.

在英國, 農業不曾成為保守勢力的基礎, 反而跟社會其他力量一起推動經濟改革, 因為農業的投資回報很高, 連富豪/貴族都加入一起成為土地擁有者投資農業, 且彼此互相學習, 宣揚更好的農作方法. 商業觀念也進了農莊經營, 英國將擴產歸給土地所有者, 不像歐陸其他國家都納入皇室所有, 給了民間更多從事企業的機會.

在此同時, 英國在土地和水路上都以了長足進步, 原本為工業和礦業而開的道路都連接在生產與市場上, 其他歐陸國家也想這樣, 但都不行, 原因在於英國的道路和運河屬於私人企業, 直接反映使用者的需求, 很便利(其他地方大都有軍事或特權的考慮在內). 一名旅行者就曾形容法國雖然道路寬敞平順, 但沿路上的住宿跟餐飲很差.

為何英國有這樣的價值觀/文化跟機制?首先, 英國很早便形成國家(彼此互相認同, 有共同忠誠), 這一點對它極為有利, 團體的力量大於個人, 一個國家的公民有國家鼓勵, 可以做得更好.

英國早在1500年以前就有個人主義興起, 社會卸下農奴的重擔, 開始有了個體種植者, 讓工業和貿易進入鄉村, 犧牲關稅, 以營造競爭者優勢, 大多數人的收入都因而增加. 英國給了人民足夠的空間, 當時法國還是由國王為所欲為, 人民民不聊生. 而英國有民族主義的本質(一種優越感), 英國是第一個培育這種新感情的國家(讀一讀莎士比亞的書就知道), 很不同於中世紀農奴之間的狹隘認同, 更與亞洲民族的一昧忍讓截然不同. 歐洲其他地方的人前往英國, 都讚嘆英國人的高生活水準:磚造房屋, 瓦片屋頂, 毛料衣服, 皮鞋, 白麵包等, 特別是女人都穿著棉布印花裙, 戴帽子, 英國雖有窮人, 但沒有饑餓/臉頰凹陷的模樣, 雖然有乞丐, 但仍穿著襯衫/鞋襪.

英國人靠鼓勵消費, 變得越來越富裕. 低下階層有較高的購買力, 能買生活必需品以外的物品, 進而帶動中產階級更多的財富. 英國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國內和國際市場, 並專注於標準化的商品及中等的價格, 並利用機械化達成目標. (很有智慧, 知道要為群眾, 而非有錢人從事製造工作), 贏得大量的顧客源.

我們看到了一個活潑的市場興起, 包括布料, 服裝, 時裝, 手錶, 及各種裝飾性配件(頭梳/鈕扣/皮帶扣/裝飾), 他們的數量日趨龐大, 不僅反映出一般人收入日益增加, 更顯現了物流與新製造技術的精進, 使得物品的成本與價格不斷降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